ABOUT US
关于年鉴

第二部分 20年发展篇

基金经理行为分析:老资历与少壮派业绩比较及投资风格变迁

分享到

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


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至今已有20年历史,公募基金经理更迭了一代又一代,基金经理人数、结构及基金产品数量均经历了明显的变化。

本文从基金经理发展变迁、从业年限与业绩关系、投资风格与超额收益来源变迁三方面展开,以揭示老资历与少壮派基金经理在投资行为方面的异同。

一、基金经理发展及变迁历史

(一)基金经理从业年限分布:少壮派始终占多数派

截至2018年12月,权益类公募基金经理(除去被动指数类)共1243人,绝对人数在2015年大牛市之后增长速度加快,从2014年12月533人到2018年12月期间净增710人,增长1倍有余。从业年限分布方面,2018年12月基金经理从业时间不足3年的占总人数比例为55.6%,6年及以下的占比达83.2%,而从业时间长达10年以上的老将仅有3.7%。

不过,虽然少壮派仍然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比例,相较于历史长期水平,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已经有了明显上升。由于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时间较短,在2006年以前,3年及以下的少状派比例持续在90%以上。到2012年,6年及以上的老资历公募基金经理比例已经达到20%以上,但是2015年的“奔私潮”促使大批老将离开,同时新增基金经理人数增多,6年以上经验的基金经理占比下降到15%左右。2016年以后,由于市场稳定,以及公募基金改善激励机制,基金经理离职率和新增率均减少,老资历的基金经理占比缓慢增多。

(二)基金经理新增与离职:早期人员拓展迅速,牛市新增、离职增多

从2004年以来权益型(除去被动指数)基金历年新增的基金经理(开启公募基金经理生涯)与离职基金经理(不再管理公募产品)比率呈现出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:

(1)2004—2018年连续15年,新增基金经理始终高于离职基金经理。产品数量增多伴随着人员增多,不断注入的新鲜血液,促进了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更迭。

(2)在2008年股灾以前,新增基金经理占比始终保持在60%以上的高位,这是公募基金行业初期高速发展的体现之一。2008年股灾让公募基金行业遭受了严重打击,新增基金经理比率大幅下降,此后除2015年大牛市外,新增基金经理比率均保持在40%以下,且2017年及以后稳定在25%左右。虽然基金经理绝对数量仍在增加,但后期由于数量基数较大新增率放缓。

(3)基金经理离职率虽然远比新增率低,但多数年份也在20%以上的较高位置。无论是另寻发展还是由于其他原因离开,都体现了公募基金行业较高的流动性和旺盛的行业代谢。在离开的基金经理中,有相当一部分基金经理奔向私募。其中在2007年和2015年的牛市期间,火爆的行情开启了老公募基金经理“奔私潮”,这两年的离职率分别达到29.5%和32%。

(4)2016年以来,基金经理离职率均在15%以下,相较于历史保持低位。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环境,另一方面也由于近几年公募基金行业推行更加有效的激励机制,促使更多优秀的基金经理继续留在公募。


————

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2019》是公募基金行业20年发展进程的缩影,是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展示窗口,也是基金产品入门学习的路径。全卷近600张图表,70余万字,集20年于一卷,值得品读与收藏。


更多内容请订阅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2019》